实验原理:
铜离子(Cu²⁺)在碱性条件下能与化合物中两个或以上肽键(-CO-NH-)形成紫色络合物;NaOH溶液通过提供碱性环境确保肽键的氮原子去质子化,形成配位活性位点;这一反应基于肽键与双缩脲(两分子尿素缩合产物)的类似结构,因此得名“双缩脲反应”。
实验试剂:
鸡蛋清,NaOH,CuSO4
实验分组:
A. 空白(-)对照
B. 2ml 鸡蛋清 (+)对照
C. 2ml 鸡蛋清(60℃水浴加热5min后加入氢氧化钠)
D. 2ml 鸡蛋清(先加入氢氧化钠再60℃水浴加热5min)
实验流程:
1. 配置0.1g/ml NaOH溶液,0.01g/ml CuSO4各10ml
2. 实验分组A和B在2ml组织样液中滴加1m NaOH, 再滴4滴CuSO4, 震荡混匀
3.实验组C和D探究加热对反应的影响;实验组C60℃水浴加热5min后滴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;实验组D先加入氢氧化钠再60℃水浴加热5min,加热完成后滴加硫酸铜
实验结果
60℃水浴加热5分钟无法使酰胺键彻底断裂,因此C和D仍然有紫色络合物产生;同时碱性条件下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和水解加快,增加了肽键的暴露,从而使反应物颜色更深
Figure.不同条件下鸡蛋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产生的颜色变化